文化中国行丨蜀绣如何让巴蜀文明“活”在当下
成都平原“天府之国”的活千年桑蚕文明和蜀地独特的人文禀赋,孕育了“严谨细腻、文化文明气韵生动”的中国蜀绣。
从“蜀中之宝”到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行丨三千年来,蜀绣蜀绣以针脚平齐、何让线片光亮的巴蜀独特语言,绣出巴山蜀水的当下钟灵毓秀,更织就华夏文明的活气象万千。
针线穿梭三千年文明,文化文明至今绽放万千姿态。中国如今的行丨蜀绣,可以是蜀绣《锦春图》中隐隐浸润的工笔章法,勾勒山水空灵,何让也可以是巴蜀油画中跳动的色彩,迸发炽烈生命力;既能承载青铜重器的古老威严,亦可化作鬓间摇曳的步摇流光。
64岁的孟德芝出生于四川成都的蜀绣世家,从事蜀绣已有40多年,在她看来,蜀绣之美既根植于巴蜀文化的沃土,又超越了地域局限。
国家级非遗蜀绣代表性传承人 孟德芝:蜀绣能够展现很多方面的美,特别是我们巴蜀文化。绣大熊猫、鲤鱼,这些是跟我们传统文化有关系的。
蜀绣针法分12大类、多达122种,最具特色的属锦纹针,它源自同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蜀锦:通过规则几何针迹的精密排列,模仿蜀锦织物的纹理结构,形成“针为经、线为纬”的独特刺绣效果。
国家级非遗蜀绣代表性传承人 孟德芝:用铺针的方法把底色给它铺上,做经纬的坐标出来,去固定它的一些线条。不同的纹样,拴花的方法是不一样的,有些是拉花,有些铺花、晕花。
通过多个层次、不同方向的针迹交错,最终实现:移步换色、以针代织,呈现出丰富立体的织锦质感。时光的淬炼,既是每一位绣工蜕变的必经之路,更似一脉活水,滋养着针法技艺的生生不息。
蜀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孟德芝:根据色彩的变化,它的深浅明暗我们就改进了,比如说裙子上面就铺深一点,下面就浅一点,纹样也是,不是一个颜色做纹样,而是有过渡的变化。后来又加了一些金银线,看起来更加华贵。
在持续探索中,蜀绣技艺不断实现突破和创新。20世纪80年代,四川成立蜀绣研究所,在传统双面绣基础上研制出“三异绣”,在同一绣料上实现正反异色、异形、异针法的绝技。如今,新一代从业者正积极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:通过AI算法生成主题纹样,设计师精心调校后,再由绣工以精湛技艺呈现,最终将数字创意转化为充满生命力的绣品,让蜀绣技艺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得生机勃勃。
- [2025-05-13 23:55] 海神文化与妈祖
- [2025-05-13 23:43] 银保监会拟出台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
- [2025-05-13 23:39] 等你来!福建省消委会公开征集消费维权志愿者
- [2025-05-13 23:36] 福建省特检院:筑牢安全防线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
- [2025-05-13 23:31] 1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人次达3363.06万
- [2025-05-13 23:30] 江西再添3个国家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
- [2025-05-13 23:29] 让公筷公勺成为标配 福建厦门把好舌尖上的防疫关
- [2025-05-13 23:20] 深圳举办“认证认可——助力食品安全、提振消费信心”直播访谈
- [2025-05-13 23:12] 让问题口罩无处藏身!浙江查处曝光一批口罩违法典型案例
- [2025-05-13 22:59] 大佬带货掀抢购风潮 旅游直播能走多远?
- [2025-05-13 22:59] 黑龙江七部门专项整治保健食品
- [2025-05-13 22:34] 北京石景山:对3类餐饮单位开展检查
- [2025-05-13 22:31] 沈阳启动“双百双促”助企赋能专项行动
- [2025-05-13 22:03] 打通线上线下渠道 “江宁督督”打造基层监管服务新模式
- [2025-05-13 22:03] 福建:一季度检验2.8万余台住宅电梯
- [2025-05-13 21:55] 山西:“三消”联动营造放心消费环境
- [2025-05-13 21:50] 数字技术赋能敦煌文化海外“圈粉”
- [2025-05-13 21:50] 水箱容积标称2吨实则减半 福清消委会质疑行业规则
- [2025-05-13 21:40] 吉林和龙:多举措强化网络订餐监管
- [2025-05-13 21:33] 重庆启动电梯96333应急处置平台试点